![]() |
|
| 网站首页 | 健萍快线 | 班级管理 | 教材教改 | 课外知识 | 英语天地 | 人文之窗 | 时政分析 | 试题大全 | 学海导航 | | ||
![]() |
||
|
||
|
|||||
孔子学院——情况介绍 |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2184 更新时间:2010-10-14 ![]() |
|||||
孔子学院——情况介绍 一、孔子简介 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至圣”,孟子是“外王”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东夷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有很大关系,其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家境变得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作《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赛级犬艾瑞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二、孔子学院建立背景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为推广汉语文化,中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汉办”,孔子学院就是由“汉办”承办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中国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许多孔子学院的授牌挂牌仪式都有国家相关领导人参加,2009年习近平副主席亲自参与挂牌仪式的就有3个,未来中国向世界出口的最有影响力的产品不是衣服鞋子彩电汽车等有形物,而是中国文化及国学。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三、孔子学院的标识 标识使用简体中文“汉”字的变体,融合昂首高飞的和平鸽和地球两种图案。简洁明快,刚柔并蓄,动感有力,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 语言文化,又体现了快速向现代化迈进的时代步伐,与目前中国国家语言推广机构--国家汉办的标志有一定的传承性,是国家汉办“创新、集成、跨越”工作方针的生动体现。 四、孔子学院分布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截至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共计554所,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设在84国共282所,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招募志愿者。 亚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亚洲已有28国70所孔子学院。 欧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欧洲欧洲29国94所。 美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美洲11国87所。 非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非洲15国21所。 大洋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大洋洲2国10所。 孔子课堂设在28国(缅甸、马里、巴哈马、突尼斯只有孔子学院课堂,没有孔子学院)共272个,其中,亚洲10国27个,非洲4国4个,欧洲7国34个,美洲6国205个,大洋洲1国2个. 五、电视孔子学院 中国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台电视孔子学院试播仪式于2008年12月17日上午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并于当月18日开始向美洲试播。 黄河电视孔子学院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孔子学院总部批准成立的,由中国黄河电视台主办,通过美国斯科拉(SCOLA)卫星教育电视网,全天24小时播出。节目进入美国400多所大学、7000多所中学和50多家城市有线电视网,受众人数约有1500万。 电视孔子学院具有生动形象、受众喜爱、易于普及、传播及时快速等特点,可以快速推动全球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传播,并与世界各地面授孔子学院相辅相成。 试播期间,黄河电视孔子学院将推出汉语课堂、汉语辅学、汉语之桥三大节目板块,主要栏目包括《魔力课堂》、《宝宝学汉语》、《普通话正音》、《中国故事》、《新闻天天讲》等,按照语言学习规律,通过生动丰富的电视语言,寓教于乐,使观众轻松学汉语、快乐看中国。 此外,从2008年12月18日开始,黄河电视孔子学院还通过美国斯科拉卫星教育电视网,每天试播两小时的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初期包括五档节目《熊猫老师教拼音》《汉语365句》《走遍中国》《中华小吃街》《乘着歌声的翅膀》等,形成电视、广播、网络三位一体的汉语教学传播方式。 按照规划,该学院中、远期还将开办多语种的汉语电视教学频道,进行普及性和实用性的汉语国际推广。 六、设立孔子学院意义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制定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2003年至2007年发展规划——《汉语桥工程》。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七、海外孔子学院设置指南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教育部在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并通过总部授权在国内外设立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 本指南适用于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 海外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称为“Confucius Institute”,并注明海外主办机构或所在地名称。 1,海外孔子学院是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 海外孔子学院须信守“一个中国”政策,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统一,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接受所在国政府的监督,不参与任何与所在国政治、宗教、种族有关的活动。 孔子学院可采用总部直接投资、总部与国外机构合作、总部授权特许经营三种形式设立。现阶段主要以中外合作方式建设孔子学院,具体合作方式由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外合作方共同协商确定。 1、为社会各界各类人员特别是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服务,开设继续教育类非学历、应用性汉语学习课程; 2、为国外大、中、小学生提供汉语教学服务,开设专业汉语和公共汉语学习课程; 3、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和机构服务。 1、开展以“长城汉语”为主的多媒体汉语教学课程及其它汉语学习课程; 2、开展各类中文教师培训并组织实施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测试; 3、建设中文图书馆并提供中文资料查阅服务; 4、组织开展汉语和中国问题研究等学术活动; 5、组织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展览、演出或竞赛活动; 6、组织实施汉语水平考试(HSK)及开发实施其它适合当地需求的汉语考试; 7、提供留学中国咨询服务; 8、推介中国的各类文化产品(如图书及音像制品、传统艺术品、纪念品等)。 孔子学院的设立方式为三种,即:国内外机构合作、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总部直接投资。以下各条款适用于国内外机构合作方式。 1、筹措 中外合作设立的海外孔子学院经费筹措由中外双方共同负责。其中一次性开办费原则上由双方根据协议共同负担。对确有困难的海外申办机构,经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可由中方负责解决。日常经费中,中方可按协议负担所派出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的工资、住房、国际旅费、医疗保险等费用,提供免费教材、图书、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料。同时,经孔子学院总部同意,中方还可提供海外孔子学院组织的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专项活动的经费资助。其余费用应由外方负责解决。 2、管理 海外孔子学院实行年度预算和决算报告制度。年度预算和决算须经理事会审核批准。其中中方承担的经费部分,须按照孔子学院总部的要求实行报批制度,并设立专门账户严格实行专款专用。总部有权进行对海外孔子学院的经费使用情况实行监督、检查和审计。 海外凡有意促进汉语教学及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并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均可申请设立孔子学院。申办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志愿履行孔子学院的义务; 2、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3、具有从事语言教学或教育文化交流的相关经验; 4、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能够为设立孔子学院提供必要的人员、房产和经费投入; 5、以开设非学历教育汉语课程为主的孔子学院,须有能力在交通便利、商务活动集中的城市中心区域提供教学场所。 第九条 设立程序 1、海外申办机构可自行选择中方合作者。孔子学院总部须对所选择的中方合作者进行资质认证,并委托其代表总部与海外申办机构合作; 2、海外申办机构须与中方合作者共同向孔子学院总部提交设立海外孔子学院的书面申请和可行性论证方案; 3、孔子学院总部对可行性论证方案进行评审,确定是否批准设立; 4、孔子学院总部向海外孔子学院颁发准予办学证书、院长聘书并举行授牌仪式。 1、申办机构与中方合作者双方设立孔子学院的目标、人力资源、办学优势。 2、设立孔子学院的必备条件: (1)须有至少1名专司行政事务的人员和2名专职教师; (2)有不少于150平方米的教学和办公场地。对于完全致力于汉语言文化研究的孔子学院,可以略小于此数; (3)应有必要的适用于教学和开展活动需要的计算机、语音及录音设备;如需要中方合作者乃至孔子学院总部提供此项资助的,须在方案中明确提出; 3、设立孔子学院市场需求预测和运营计划; 4、孔子学院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1)应建立理事会制度。理事会应由中外双方代表组成,其中中方人数不低于40%,理事会表决实行三分之二通过; (2)理事会有权任命院长,并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向理事会负全责,中方合作者应派出代表担任院长或副院长。 5、经费筹措及管理办法。 6、明确中外合作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7、孔子学院筹建和设立时间表、筹备班子组成、联系方式等。 1、权利 (1)使用孔子学院总部确认的名称和标识; (2)列入孔子学院总部的各种相关介绍材料,并被纳入孔子学院总部的整体宣传推广计划; (3)列入孔子学院总部所属成员网络; (4)获得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材开发等业务指导; (5)获得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各类项目的优先承办权和项目经费资助; (6)有权使用孔子学院总部提供的“长城汉语”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其他由总部开发的教学资源; (7)负责人或教学人员可获邀参加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会议及培训; (8)免费获得孔子学院总部提供的全球汉语教学信息,获得孔子学院总部提供的中文图书、刊物及音像制品; (9)必要时获得孔子学院总部提供的教学设备资助; 2、义务 (1)开展孔子学院总部规定的活动; (2)接受孔子学院总部对教学业务的指导; (3)接受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教学检查、质量评估及处理意见; (4)保证将孔子学院的办学收入优先用于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孔子学院总部将实行定期教学质量评估。内容包括: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经费及办学效益等。如孔子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违背与总部的约定责任和义务并拒绝改正,总部有权吊销孔子学院准予办学证书,并收回孔子学院铭牌。 第十三条 成果 截至2009年8月,已在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八、《孔子学院》院刊 《孔子学院》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CN11-5658/C),中国教育部主管、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综合类文化期刊。系英汉对照,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9年3月,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综合性刊物《孔子学院》正式面向全球出版发行。国务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为期刊致发刊词。 《孔子学院》期刊的读者群体包括各孔子学院及所在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研究者;各国与汉语国际推广有相关合作的政府及民间机构、教育机构及所有对汉语言文化和中国感兴趣的人群。 《孔子学院》秉承促进孔子学院的健康发展,增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友合作的办刊理念,开办了《总部信息》、《专题报道》、《院长论坛》、《学术界面》、《本期人物》、《图片故事》等14个栏目,为各国读者提供鲜活的总部活动、汉语教学、中国当代文化信息,加强孔子学院总部与全球孔子学院和广大汉语学习者信息沟通与交流,交流孔子学院的办学经验。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孔子的思想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