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健萍快线 | 班级管理 | 教材教改 | 课外知识 | 英语天地 | 人文之窗 | 时政分析 | 试题大全 | 学海导航 | | ||
![]() |
||
|
||
|
|||||
走出矛盾认识的误区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zl 点击数:2531 更新时间:2008-11-28 ![]() |
|||||
走出矛盾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简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因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内部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源泉;就会混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误区二:事物的量变是由外因引起的。事物的质变是由内因引起的。 简析: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事物在一定的外在矛盾作用下,其内在矛盾双方互相斗争。若只发生力量增减,不发生地位转变时,则事物呈量变状态;当发生地位转化时,旧统一体瓦解,新统—体诞生,事物呈质变状态。无论是量变还是质变,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根本原因都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内因),当然也都离不开外部矛盾(外因)的影响作用。可见,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不在于变化的原因,而在于变化的状态。 误区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就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简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有四点:(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四点分歧不是并列的,在事物发展的原因问题上,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构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这一分歧从根本上决定了辩证法承认矛盾,因而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可见,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误区四: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和“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矛盾的. 简析: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阐述的角度不同。(1)前者是从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性角度,说明矛盾双方对事物性质的影响程度不同。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2)后者是从事物发展的动因上比较,说明内外因对事物性质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内因决定着事物的 性质和发展方向。当然,两者也是有联系的,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对事物的方向和性质的决定作用,正是通过其主要方面体现出来的。因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也分主、次两个方面,内因的决定作用必须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才能实现。外部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内部矛盾有很大的影响,它能促使内部矛盾双方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使其主、次要方面发生转变,一旦这种转化实现,事物的根本性质就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把这两种说法统一起来,那就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矛盾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走出意识误区 怎样才能考好高考文综? 文科大综合历史科专题复习归… 世界地理知识简要归纳 失分的十大原因 高中数学知识点口诀 高考政治问答题解题的一般技… 高考复习:把政治题放在不同…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 |||
|